吳哥窟的行程依景點可以分為「大圈」、「小圈」、「外圈」,每一圈都有不能錯過的經典古蹟和世界文化遺產,這篇文章除了說明吳哥窟外圈(Roluos Group)景點如何安排外,也有詳細的景點介紹,希望能幫到正在安排吳哥窟自由行的你!
吳哥窟外圈行程建議
吳哥窟外圈有 5 個景點,除了女皇宮、崩密列最不能錯過之外,其他的景點可依個人喜好加入「柏威夏寺」、「洞里薩湖遊船」、「羅洛斯遺址」等行程。吳哥窟外圈的景點距離都比較遠,安排行程時建議不要超過三個景點,舟車勞頓會非常累!以下是我們在吳哥窟外圈所安排的行程,提供參考:
- 女皇宮 (Banteay Srei) (建議時間 1.5 小時)
- 崩密列 (Beng Mealea) (建議時間 2.5 小時)
- 洞里薩湖空邦魯遊船 (建議時間 3 小時含遊船及停留)
吳哥窟外圈交通方式
當初是購買吳哥窟旅行社 StopAsia 的套裝行程,套裝中包含的交通工具是轎車。
吳哥窟外圈的距離很遠又滿路風沙,若想要自己找包車的話,也建議以轎車為主,一般來說,包嘟嘟車遊外圈一天是 65 美金。
【延伸閱讀:吳哥窟自由行攻略:包車遊吳哥窟到底要多少錢?】
透過旅行社的話,空邦魯遊船的船票已經包含在套裝行程的費用裡了,到的時候司機會去幫忙買票,並將船票直接交給剪票員。
吳哥窟外圈景點
女皇宮/女王宮 (Banteay Srei)
女皇宮又稱「女人的城堡」,如果你以為這是哪個女王的宮殿遺址那這誤會就大了!女皇宮是一座印度教寺廟,主要是供奉婆羅門教三大天神之一的濕婆,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它是以大量紅砂石作為建築材料,也由於這種材質的岩石可以像木頭一樣被雕刻,所以這間寺廟充滿大量精緻的雕刻。或許就是因為這樣這座寺廟才會被賦予一個相當女性化的名字。

大門的山形牆,牆上雕刻著的是印度教中守護東方的因陀羅,衪端坐在長著三個頭的白象之上。

走進女皇宮後映入眼簾的是一條長長的走道,而走道兩側看似自然的柱狀擺飾叫作 Linga,什麼是 Linga 呢?就是男生生殖器。Linga 在印度教裡是濕婆的象徵,印度教認為林伽代表生命,象徵生殖、創造的超自然神力,是宇宙之源和最高力量的象徵,屬於生殖崇拜,也是吉祥的象徵。

走過 Linga 之後會來到一個水池,偷偷聽到旅行團的導遊說水池的這個角度拍照很美,雖然我去的時候屬於乾季,水池的水位有點低,不過只要蹲低一點就不難拍出建築物倒映在水池中的畫面。
繼續往裡面就到女王宮的中心了,在這裡眼睛真的很忙,非常多的浮雕可以看,為了保護寺廟及浮雕,寺廟的周圍已拉上封鎖線,留下外圍一條小走道給大家走,建議想要細看雕刻的朋友可以帶個望遠鏡來(認真)。小小寺廟的門口有半蹲姿的鳥人、獅子人或猴子,不難知道他們就是寺廟的守衛。

其實我個人還滿喜歡女皇宮的,規模雖然小小的但氣氛很好,或許我們是早上八、九點就來到這裡,沒有很多吵雜的人聲,在這裡讓人覺得很平靜。

崩密列 (Beng Mealea)
只要是吳哥窟外圈的行程,那一定少不了崩密列這個既殘破又美麗的遺跡。來參觀崩密列是需要另外買門票的,沒有包含在 N 日票的範圍裡面,門票一張 5 美金。
自 2020 年 01 月 01 日起,崩密列門票已包含在吳哥門票中,無需再額外購票。
崩密列是吳哥建築群中第一座完全用沙石建築的寺廟,這裡就像塔普倫寺一樣,許多石柱石牆已經被粗大的樹木包覆,整座寺廟有如置身於叢林一般,看起來並沒有大規模修復,也因為這裡地處偏僻,所以許多浮雕和雕像都已被搶奪一空,留下的是那些嚴重坍塌的石塊。


在茫茫石海中,最吸引我的是城門口猶如土石流般的沙石土堆,當然了,這個地方是絕對不可能出現土石流的,我想那就是螞蟻土丘吧!

入口引道兩旁有許多蛇神石雕 (Naga),只有其中一隻是最完整的,據說是在崩密列剛蓋好不久就倒塌在泥土中,卻也因此而被保存下來了,大家不妨仔細找看看!
進入崩密列後,順著木棧道的參觀方向繼續往裡面走,可以看到這扇已經被木條封住的入口,這道門後面通往園中園,我在網路上查到的資料表示過去是可以從這裡進入園中園的,但由於崩塌嚴重也考量到遊客的安全,所以才會將此入口封住。

其實在崩密列裡都有一種時間、空間都會迷失的感覺,每一個角落貌似一樣但其實是兩個不同的方向,方格狀的佈局讓人走的迷茫,時間不停地流逝但眼前看到的是已經靜止了幾百年的景像。
中央塔是整個崩密列的正中心,目前已完全崩壞,堆積如山的石塊完全無法想像當初完好的模樣。
還記得宮崎駿的天空之城嗎?據說天空之城內部的結構就是參考崩密列想像復原樣貌畫出來的哦!
往西南側的木棧道盡頭會通往一個美麗的水池,乾季的時候底部的石頭外露,雨季的時候才能看見淺淺的河道。我自己非常喜歡這裡,碩大的樹蔭、安靜的氛圍、崩壞但還保有一點原形的建築,每一眨眼我的腦海裡都在拼湊眼前這片景像的復原圖。
破碎的牆邊來了幾個當地的孩子,這裡是他們的遊戲場,俐落的在石塊上跳來跳去,咚咚咚一下子就不見了。

在崩密列一樣有兩座藏經閣,一座是在東北側,已經被粗壯的藤蔓佈滿且一棵巨大的樹就扣在藏經閣的門上,就像是塔普倫寺的縮小版,而另一座就是照片中的這裡,位在崩密列的東南側,門口的走道剩破碎的石塊,這裡不像另一座藏經閣那樣充滿張力,但卻有一種優僻的美感。

洞里薩湖 – 空邦魯 (Kampong Phluk)
吳哥窟外圈的第三個景點我們安排了洞里薩湖遊船的行程,洞里薩湖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,無論乾季或雨季湖中都有相當豐富的物產,可以說是柬埔寨人的天然糧倉。
想要遊洞里薩湖可以由四個不同的村莊搭船進入,分別是米吉列、越南浮村、空邦魯、空邦克亮。就當地人的居住特色而言,米吉列和越南浮村都是水上飄浮屋;而空邦魯和空邦克亮則是水上高腳屋。越南浮村因為距離市區較近,因此早已成為遊洞里薩湖的熱門村莊;米吉列距離較遠,相對而言人一定會少一些。做了一個小表格供大家參考:
我選的乘船地點是空邦魯,開車從崩密列一路風塵僕僕到空邦魯,大約花了一個小時。在套裝行程中有包含船票,橘衣的司機大哥會下車幫我們買船票,並交給入口處的剪票員。

過了剪票口後還要再開一段非常風沙的路,由於現在是乾季所以河水水位非常低,司機說雨季的時候河水水位會高到跟這條路面平行!
下了車來到河床兩側乾巴巴的土地上,這就是等一下要搭的船!

這裡所謂的乘船處不像越南浮村那樣有一個引道讓你走上去,船夫拿著小凳子放在船頭的泥巴地上,泥巴很軟小凳子超搖晃,這就是我們的乘船處,哈哈哈哈哈!

幾個彎之後,水上高腳屋出現了!屋子的腳真的很長很長,把房子架這麼高不是他們浮跨,是雨季來的時候水真的就是漲到這麼高,仔細看可以發現屋腳上有兩截不同的顏色,那就是水位的高度。
每間房子都有不同的特色,有的是簡單茅草屋,有的把鐵皮屋漆上各種顏色。當地的居民就住在這裡,沿途能看到路邊玩耍的小孩,也有人正在河邊造船、洗滌器皿等。

高腳屋看好看滿之後,船就開到洞里薩湖了!湖面一望無際又非常平靜,感覺可以在湖上發呆好久。湖面上有幾間船屋餐廳停在那裡,我們的船夫在湖面上繞了一下,接著把我們載到下面照片中的船屋餐廳休息。

想當然船屋餐廳的價格就是觀光區價,一個餐大概是 6~8 美金,不怎麼樣但是可以填肚,不過有看到網路上的資料說也可以不點餐,單純欣賞風景就是了,涼涼的倒是真的滿舒服的,這間船屋餐廳有外掛一大框的鱷魚,菜單上是點的到的哦!
這個可愛又靦腆的小男生就是我們的船夫,當時的他才 14 歲,非常幼齒。在船屋餐廳的時候跟那裡的阿妹仔聊的非常非常開心,也是個笑聲傳天際的人。是說整個遊船的過程還有一些年紀更小的孩子在河上飆船,感覺很像在馬路上亂騎車的小屁孩,哈哈哈!

吳哥窟外圈後記
關於吳哥窟夜市 Phalla Angkor
吳哥市區有許多夜市,隨便走隨便就可以遇到,每個夜市幾乎都會交會在一起,就是一個夜市相連到天邊的狀況。
這天逛的是 Phalla Angkor,這個夜市吃的比較少,主要是賣手作小物、明信片、背包、衣服等。夜市大概 17:30 才會開始營業,在此之前沒有一家店是開的,不要像我們一樣一時衝動就跑來了!
由於我們太衝動了,距離夜市開店還有一個小時,於是我們只好繞去附近找店家按摩一下疲勞的腳。腳底按摩的價格很便宜,最多 3 美金,我們去的那家是 2 美金,整體來說還不錯,當時完全忘記拍照導致現在也不記得位置了,不過整條街上有不少間按摩店,可以比價後選擇客人多的那間店。

發表迴響